沃保网

首页 > 保险指南 > 个人养老金开辟金融新赛道 全球养老金投资策略的变化将提供哪些参考?

个人养老金开辟金融新赛道 全球养老金投资策略的变化将提供哪些参考?

2022-05-25 分享到: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于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养老基金规模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与我国GDP规模的比率为11.36%,跟许多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我国个人养老金管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金融产品,这将影响到超过十亿人的自身利益,巨大的刚性需求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的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并为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个人养老金开辟金融新赛道 全球养老金投资策略的变化将提供哪些参考?

  2000年,市值排名前100美国大企业中金融服务企业多达22家,而且排名靠前,其中商业银行占6席。此后,商业银行的地位逐渐衰落,而财富与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迅速。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2021年底贝莱德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基金管理业、金融服务业的龙头企业。

  把储蓄转化为对长线投资将改变金融业未来发展路径,因为长线投资是财务成功的最佳途径。对养老基金投资不足已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导致许多退休人员无法得到足够的经济保障。借用贝莱德经常用的例子,一名25岁的上班族将1万美元存入银行,临退休时收益为5万美金。如果这笔钱投资如标准普尔500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数,临退休时收益将超过80万美金。这就是长期投资的魅力,但世界上有许多人缺乏投资机会与渠道。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对许多国家金融服务业而言无疑是新的金融赛道,也有望扭转养老基金投资不足的问题,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

  现实与挑战:全球养老金投资管理的新变化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全球人口老龄化、投资者行为、利率环境、风险意识、国际化程度、技术水平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养老基金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逐步改变了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技术应用水平。基金管理行业的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

  人们寿命延长对养老基金管理构成了严峻问题。在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同时,全球老龄化问题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人口老龄化会改变就业市场,让年轻人越来越难融入劳动大军,并且随着高成本病人数量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日益剧增,更加凸显了养老金的长期投资不足问题。企业主缴纳的收益确定型(DB,defined benefit plan)养老基金转变成缴费确定型(DC,defined contribution)养老基金,将风险转嫁给个人。

  投资者行为方面,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了被动投资策略,即偏爱交易所上市的基金(ETF)和指数化投资。被动投资策略全面反映了投资者行为变化,这并非短期现象,而是一种颇为流行的有效投资策略,对资产管理业正产生重大影响。

  在风险管理方面,许多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在长期的超低利率或负利率环境下,作为“旱涝保收”债券资产并非无风险资产,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化前景,债券资产乃为风险型投资。在超低利率环境下,全球的投资者均在寻求收益较高的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风险较大,同时他们必须考虑更为广泛的投资选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下,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增强,规避风险的资产选择减少。

  技术水平方面,最近十多年的技术进步在重塑世界经济和资金流通方式,各样新技术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工具。基金管理公司利用技术工具和研究方法制定精准的投资策略,如贝塔策略、因子投资策略或阿尔法策略,并测算投资风险水平。技术和数据科学赋能基金管理公司将投资专长与最优的科学和指数投资相结合,并向客户提供创新性投资方案。

  不同国家养老基金投资区别大,美国投资策略值得关注

  因国情不同,世界主要国家对养老基金的投资规模差异较大。在经合组织成员国中,2020年养老金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高的国家有:澳大利亚(131.7%)、加拿大(100.8%)、智利(75.8%)、以色列(66.1%)、冰岛(194.6%)、丹麦(58.3%)、芬兰(56.4%)、荷兰(212.7%)、瑞士(151.5%)、英国(126.8%)和美国(96.8%),其余国家不足40%。在非经合组织国家中,占比较高的国家有:新加坡(98.1%)、圣萨尔瓦多(50.6%)、纳米比亚(89.9%)、马耳他(54.4%)、南非(50.6%)等国家。总体而言,世界众多国家或地区对养老基金要么不重视,要么投资不足。

  基于同样的国情原因,每个国家和地区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策略呈现较大差别。就现金和存款(流动性管理)而言,韩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投资占比分别高达41.7%、11.4%、6.8%,这似乎不太符合养老基金长线投资的基本原则。就短期票据而论(包括商业票据、短期国债),荷兰、智利、西班牙、意大利、挪威、英国等国持有比例较高,德国和美国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就股票投资而言,美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投资比例较高。

  美国个人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调整值得关注。本文选取1980-2021年美国个人养老金投资组合的变化趋势,以突出经济环境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从历史角度看,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趋势更能诠释多种因素作用下投资策略的演变。1980年末,美国各类养老基金规模为1.7万亿美元,其中个人养老基金占5607亿美元,而到2021年底,各类养老金规模已达到27.61万亿美元,其中个人养老基金占13.15万亿美元。

  首先,养老基金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由1980年的0.47%提升至2021年的1.81%,但总体变化不大。

  其次,个人养老基金对债券投资的策略调整幅度最大。虽然60/40比例(60%持股票,40%持债券)是养老基金管理的黄金规则,但随着债券收益下降,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兴趣明显下降,由1980年的26.36%降至2021年的12.44%。随着新生代投资者金融素养提高了,他们越来越多地了解金融资产,深知从长线看债券收益远低于股票市场收益。

  再次,养老基金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投资热情大增。1980年,该项投资占比为39.85%,2005年升至44.24%,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占比仅为31.33%。与此同时,共同基金的投资比例呈现最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1.99%飙升至2021年的40.09%。共同基金大部分投资股票市场,所以养老基金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占比肯定超过60%。

  最后,养老基金对其它资产类(大宗商品、地产、房贷、货币、私募基金等)投资在波动中下滑,由1980年的22.77%跌至2021年的13.77%。

  通胀高企下个人养老基金未来发展

  随着全球人口寿命延长,世界退休保障制度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每个国家所面临的挑战虽不同,但主要问题或多或少较为相似:储蓄不足、渠道不多、投资不当、保障性收入较少以及养老金缺口大。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而且拖得时间越长,问题就越复杂。目前,许多人对退休后的经济保障越来越焦虑,寄希望于政府、企业、保险公司和财富与资产管理公司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人享有安全、可靠的退休生活(包容性普惠金融)。

  养老危机同时意味着商机,因为长期的耐心投资会产生丰厚的经济回报。与短期投资相比,养老金的长期投资决策不是挑选股票,也不是购买积极型基金还是指数基金,更不是考虑入市的时机,或猜测市场底部或顶部。正确的养老金投资策略是构建能满足长远目标的投资组合,即为未来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如退休后的收入、购置房产或偿还未来的债务。养老基金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能,经合组织为此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指南,内容涵盖基金管理人资格、养老金投资政策、投资组合限制条件和养老资产估值。

  然而,金融市场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养老基金风险无处不在。自2021年4月以来,美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其它发达国家先后陷入通胀泥潭,俄乌冲突及其后来的经济制裁增加了全球物价上涨压力。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强化了加息和缩表预期,其它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先后做出了类似的货币政策调整。受这些因素影响,市场债券和股票市场正经历大幅度调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正处于痛苦的下调过程。

  正是由于金融市场调整,美国许多养老基金公司建议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使用规则:从传统养老金提取规则(退休第一年提取4%,之后按通货膨胀水平逐年调整),调整到在30年的退休生活中第一年提取比例不超过总储蓄的3.3%,然后根据通货膨胀率逐年调整。当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退休人员有可支配储蓄,而且储蓄规模较充裕。可见,退休保障涉及两方面因素:在职工作人员的储蓄与投资意愿,以及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理财能力。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而言,是否对经济金融形势具备强大的预判能力,是否拥有出色的新产品与服务开发能力,是否具备超强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否能够提供多功能技术服务平台等,在市场变化波谲云诡下这些能力都将受到更严格的评估。(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线咨询如有问题,请给我留言,我尽快答复您!

如需及时答复,请联系我:

王奇

北京市 朝阳  梧桐树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网站客服热线: 0592-3662001 (周一至周六 8:40-18:00)

加我微信,了解更多!

Copyright © 2008-2024 厦门诚创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闽ICP备08003619号 梧桐树保险经纪有限公司 网站管理

317641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

马上
提交

扫一扫微信留言

317641个用户完善保障计划